上海除虫:什么是米象?如何防治米象?

近期气温回升的速度比较快,一些虫子也逐渐多了起来。最近便有人在网上求助,称家里出现了一种黑色小虫子,前面像是有象鼻一样的,这是什么虫,怎么防治?体长大概2到3毫米,在地上墙上甚至毛巾上都有见到。这种虫学名叫做米象,说到“米象”二字,估计没多少人知道这是什么,但要说这种虫子本身,相信大多数人都曾经见过。米象俗称为蛘子、米虫,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。成虫啮食谷粒,幼虫蛀食谷粒内部。危害米、稻、麦、玉米、高粱等。
一、什么是米象
米象,归属鞘翅目象虫科有个长长的鼻子,成虫体长2.4—2.9mm,宽0.9—1.5mm,体卵圆形,红褐至沥青色,背无光泽或略具光泽。米象本属有3种,是世界各地共通的种类,其中玉米象(S. zeamais)和米象体色为褐色或黑褐色;翅鞘前后共有4块不明显的橙色斑,区分鉴定困难。谷象(S. granarius)体色则为单纯褐色或黑褐色。这3种微小的象鼻虫是贮粮谷物的大害虫,也就是俗称的「米虫」。有些地方也称为“铁鼓牛”。
二、米象的危害
米象成虫会钻入谷物中掏空谷粒内部,危害米、稻、麦、玉米、高粱等粮食作物。米象的分布范围极广,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。米象的寄主主要为玉米、稻米、小麦、高粱、面粉以及其他各种谷物。它们的为害对象主要为害贮存2—3年的陈粮,米象成虫啃食,幼虫蛀食谷粒。
此外,米象的繁殖速度很快,每年能繁殖八九个世代,对大米、小麦和面粉储存危害极大。米象每年损害粮食无数,据2013年统计,中国因虫霉鼠雀灾害损失粮食便达400亿斤以上。米象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罪魁祸首之一。
三、如何防治米象
从古至今,米象的防治都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。米象由于体格较小,几乎无孔不入,繁殖速度又快,非常难以根本性防治。一些研究还发现,米象对药物的耐受性选择也很强大,抗药性在几十年内增加了十多倍,人类越来越难以对付。因此,常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:
1、经常清洁仓库。清洁仓库的重点在于改善贮存条件,要堵塞各种缝隙,减少米象的入侵渠道,可减少危害;
2、改进贮藏技术。可以使用塑料膜或牛皮纸等将粮食与外界隔离;如果以及发生了虫害,则需要将有虫粮与无虫粮分开存放,并且将有虫粮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以达到防虫目的;农户或小型粮库也可使用粮食防虫包装袋,具体方法参见谷蠹。
3、用药剂触杀和重蒸,每40kg粮食用粮虫净4—5g,防效可达85%,此外,用磷化铝38/m3,熏空仓,如系实仓10g/m3,闭熏4天后防效95%。